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創新驅動,讓中國智造領跑世界

2017年10月21日05: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科技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報告中10余次提到科技、50余次強調創新。到2035年,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將激勵全社會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擦亮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閃亮名片。

技術攻關 由大到強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東氣有個“爭氣爐”,說的是30萬千瓦火電技術。當時,沒有圖紙,我們就在廠房內部,從一張白紙開始,實現了30萬千瓦火電機組自主化制造,所以每個人都叫它“爭氣爐”。

從那時開始,我們就認識到創新驅動才能引領發展。黨的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能源消費和生產革命,這給裝備制造產業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建立研究院和企業兩級研發體系,推動關鍵技術領域不斷突破。按照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要求,我們要繼續堅持創新驅動,二次創業,開發更符合我們國家能源需求的技術和裝備。

——鄒磊代表(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十九大報告對創新型國家的論述為我們航天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發出了號召。

2017年4月,隨著實踐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五一〇所研制的電推進系統產品首次在通信衛星上正式應用,標志著中國衛星動力技術已經躋身世界一流水平。

一直以來,我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有了諸多突破。未來我們將扎實走技術創新發展之路,為航天強國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張偉文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所長)

【創新故事】

液態金屬研究被譽為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雙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教授劉靜是我國液態金屬研究的領軍人物。

劉靜帶領團隊埋頭苦干,許多研究成果橫空出世,吸引國內外研究團隊紛紛投入力量進入這片科技新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