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組採訪實錄,通過對當年班子成員、身邊工作人員、專家學者、記者等人的訪談,還原了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期間大刀闊斧、超前謀劃、開拓創新的領導風范,展現了他率先帶頭、親身示范、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彰顯了他心系基層、心系群眾、心系民生的赤誠情懷。這組歷史文獻,為黨員干部學習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的科學理念、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基本資料。
陳明義:我1940年出生,比習近平同志大13歲。他1985年到廈門當副市長,我那時剛當副省長,到廈門開會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他。習近平同志當時很年輕,但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卻很深刻——他有著超越他年紀的沉穩和干練,言談舉止得體,對問題的見解深刻,處理事情的能力突出,各方面都明顯比同年齡人更成熟一些。…[詳細]
王一士:1985年,習近平同志從河北正定調到廈門工作。那時,從廈門來的同志告訴我,新調來的副市長習近平同志很年輕,為人謙和,工作扎實。他一到廈門,先看望老同志,很多老同志家他都去過。他為人淳朴,大家都樂於與他相處,雖然他剛來不久,但和大家就像老朋友一樣。領導和同事們都很喜歡他,跟他沒有一點隔閡。干部和群眾對近平同志都給予一致好評。大家評價說,近平同志很實干,待人很誠懇,群眾樂於和他接觸,向他反映問題。向他匯報工作的同志,從不會感到緊張,因為他很有耐心,從來不打斷人家說話。即使有不對的地方,他也不會當眾批評人,有錯誤的,就給人家講道理,讓人心服口服。…[詳細]
王建雙:通過接觸,習近平同志為人平實可親的風范、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很快使大家打消了之前的顧慮。我那時剛剛上任,對廈門的具體情況還在調研、探索階段。在與市委班子成員交談過程中,我感到習近平同志的戰略思維能力非常突出,他的一些戰略思考當時給我的啟發很大,印象很深刻,現在還記憶猶新。…[詳細]
袁啟彤:習近平同志到福州任職后,舞台更大了,任務更艱巨了,事情也更多了。他在福州一干就是6年,兢兢業業推動了福州市各項事業的良好發展。這一時期的從政經歷,對他十八大以后的治國理政思想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習近平同志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和“一帶一路”倡議,實際上與他當年在福州構思謀劃的許多事情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詳細]
游德馨:1988年6月,寧德地委書記呂居永到省人大工作,組織上調習近平同志到寧德任地委書記。當時,寧德是我們福建九個地市中最貧困的地方,省裡期望習近平同志這樣年輕有為的干部能夠帶領寧德干部群眾“闖一闖”“沖一沖”,改變寧德的面貌。習近平同志沒有辜負組織的期望,他上任伊始,就確立了寧德發展的基本思路。他對寧德的干部們講:“雖然我們現在很窮,但是我們要有‘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弱鳥先飛’的精神。”他還提出“四下基層”,即信訪接待下基層、現場辦公下基層、調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詳細]
黃瑞霖:聊天中,我們談起各自看過的書。習近平同志的讀書生涯令人驚嘆,他8歲就看完了《西游記》《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名著,在農村插隊和上大學期間包括工作以后,一直都沒有間斷過讀書,讀書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他讀書不是泛泛地讀,而是對書中內容有所吸納和借鑒,並有自己的分析和觀點。說起來,我是北大哲學系畢業的,他是清華化工系畢業的,我學的是文科,他學的是理工科,但從閱讀范圍和理論修養上來講,我確實比他差遠了。我們一聊到比較深入的話題,我就明顯感覺到他超越自己年齡的博學與智慧。…[詳細]
曹德淦:1988年11月,我在省扶貧辦工作,隨同時任福建省委書記的陳光毅同志去寧德地區最貧困的壽寧縣竹管垅鄉的橋仔頭自然村調研,在那裡與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初次見面。盡管當時習近平同志新到任沒幾個月,卻對寧德地區和壽寧縣的貧困狀況很熟悉,而且對做好當地扶貧工作很有思路,所提出的辦法和措施也很切合實際。他認為,扶貧工作很重要,慢不得,但也急不得。要按照規律辦事,綿綿用力、久久為功。要有“滴水穿石”、不懈奮斗的精神,有“弱鳥先飛”、不停追趕的意識。那時,習近平同志很年輕,是從首都北京來的,又在經濟特區廈門擔任過重要領導職務,但他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