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兩落在江西。
江西,是小平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的重要一站,從贛南紅旗漫卷的根據地,到南昌市郊偏僻荒涼的望城崗,從《紅星報》墨香彌漫的油印室,到拖拉機廠叮當嘈雜的鉗工崗,他忍辱負重,含辛茹苦,愈挫愈奮,歷久彌堅。
小平兩次被打倒在江西,又兩次從江西崛起並復出,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引人注目,一次比一次走向更大的輝煌。
鄧小平和夫人卓琳在1969年10月到1973年初,被“發配”到江西省南昌市郊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勞動,3年間最相熟的3個人就是廠黨支部書記羅朋、車間主任陶端縉和工人程紅杏。2004年7月,我們找到了已離開廠子多年的陶端縉和程紅杏,他們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工友小平”的故事。
【工作】小平相當於四級鉗工
陶端縉臉上溢滿了老工人特有的厚道和熱誠。小平到廠裡時他才30出頭,當時到處搞軍事化管理,小平一家人叫他“陶排長”。
老陶回憶說,小平當時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了,分到他那個車間在鉗工崗上挫零件,廠裡就考慮讓他干多少算多少,但小平卻拒絕特殊化,他工作非常勤奮,工作量和其他工人一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