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6月,中央給一汽下達了一項十分艱巨而重要的“第一任務”:為軍委主席鄧小平制造兩台在慶祝建國35周年盛大閱兵式上乘用的紅旗防彈檢閱車。
當時一汽的轎車生產正處於停步狀態,因為紅旗轎車已經停產,正在轉型生產CA630紅旗旅游車,若要再生產紅旗特種車困難非常大。但是一汽的造車人一想起鄧小平對民族汽車工業的關懷和支持,就下定決心,條件不具備創造條件也要完成任務。於是,一場高質量、高水平、高速度的轎車生產硬仗在一汽轎車廠專用車間展開了。
制造現代化的紅旗檢閱車有三大難關,一是要採用特殊材料(炸彈都炸不壞的裝甲鋼板,可以升降的防彈樹脂玻璃等)達到防彈性能﹔二是要採用最嚴密的設計使自動活動頂篷在縮放時不影響轎車的整體形象﹔三是要保証升降腳踏板能自動平穩迅速升降。當時某種材料制造技術隻有美國有,一汽決定和國防工業系統密切合作,自力更生生產這種材料。
時間緊,任務重,一汽立即組織了攻關隊。設計人員開動腦筋、工人師傅大膽創新,領導干部和職工夜以繼日苦干。經過全體攻關隊員的努力,紅旗特種檢閱車終於試制成功。它不僅解決了活動頂篷的伸縮問題,而且攻克了自動升降腳踏板及全部電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