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法委秘書長 陳一新
2020年01月20日10:58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強調“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夯實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石。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大意義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意義重大。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社會治理現代化既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柱,又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堅實基礎。我們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助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確保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長治久安。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適應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必然要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更加注重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參與社會治理的意願強烈。我們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更好體現人民群眾主人翁地位,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差異化的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國內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任務之繁重前所未有,各種風險挑戰之嚴峻前所未有。我們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高風險防范化解的前瞻性、系統性、協同性,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內容
我們要增強制度自信、強化制度意識、彰顯制度優勢、發揮制度威力,抓緊建立健全社會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制度,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當前要重點堅持和完善以下制度:
黨對社會治理工作的領導制度。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堅持和完善請示、報告、決策、執行制度,把黨的領導落實到社會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國家政治安全捍衛制度。完善風險研判、防控協同、防范化解制度,防范抵御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構筑國家政治安全“防火牆”。
人民內部矛盾化解制度。完善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制度,完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完善信訪制度,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制度,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制度,讓更多矛盾糾紛在萌發階段、訴訟之外得到妥善化解。
社會治安防控制度。完善專群結合、群防群治制度,健全區域聯動、部門協作機制,完善重點物品監控制度、重點部位安全保衛制度,增強社會治安防控的整體性、協同性、精准性。
公共安全監管制度。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完善應急管理制度。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制度,健全跨部門、跨地區安全監管聯動機制。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輿論引導機制。完善互聯網內容建設制度,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完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制度。完善網絡安全協同參與制度,建立健全政府依法監管、網站自淨、網民自律、社會監督等多主體共同參與的網絡社會治理模式。
社會力量參與制度。完善社會組織參與制度。健全企事業單位參與制度,充分發揮資源、技術、人才等優勢,在社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外包等方式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提高社會治理市場化水平。
社會基礎管理制度。完善實名登記制度。完善戶籍管理制度。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懲戒機制。完善產權制度,促進市場主體立恆心、增信心。完善社會心理服務和疏導制度,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制度化,建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的工作機制。完善綜治中心制度。完善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制度。完善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制度,實現大事全網聯動、小事一格解決。
智能化建設制度。完善資源共享制度,推動各部門數據集成應用,實現社會治理信息資源一體化。完善標准規范制度,建立公共機構數據標准體系。完善深度應用制度,推進電子政務和智慧城市建設。完善安全防護制度,推進安全技術措施與大數據平台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應用。
社會治理隊伍建設制度。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完善專業化建設制度,實行相關職業准入制度。完善從嚴管理制度,落實重要崗位異地交流任職和定期輪崗交流制度。完善激勵保障制度,健全依法履職免責、容錯糾錯等制度。
平安建設責任督導制度。完善督促檢查制度,完善平安建設考評制度,創新表彰獎勵制度,推動形成創先爭優良好局面。完善督促整改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點任務
鞏固和發展“中國之治”賦予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