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2021年2月25日)

習近平

2021年02月26日07:5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隆重召開大會,庄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這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

  在這裡,我代表黨中央,向受到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表示熱烈的祝賀!向為脫貧攻堅作出貢獻的各級黨政軍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農村廣大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群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志願者,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以及社會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積極參與和支持脫貧攻堅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以及海外僑胞,向關心和幫助中國減貧事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外國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志們、朋友們!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中華民族同貧困作斗爭的歷史。從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感慨,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憧憬,再到孫中山“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的夙願,都反映了中華民族對擺脫貧困、豐衣足食的深深渴望。近代以后,由於封建統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政局動蕩、戰亂不已、民不聊生,貧困的夢魘更為嚴重地困擾著中國人民。擺脫貧困,成了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堅持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艱辛奮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團結帶領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實行“耕者有其田”,幫助窮苦人翻身得解放,贏得了最廣大人民廣泛支持和擁護,奪取了中國革命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為擺脫貧困創造了根本政治條件。新中國成立后,黨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組織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重整山河,為擺脫貧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堅實基礎。改革開放以來,黨團結帶領人民實施了大規模、有計劃、有組織的扶貧開發,著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鮮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水平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也不是社會主義,必須時不我待抓好脫貧攻堅工作。2012年年底,黨的十八大召開后不久,黨中央就突出強調,“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在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承諾“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拉開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序幕。2013年,黨中央提出精准扶貧理念,創新扶貧工作機制。2015年,黨中央召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出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總體要求,實行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脫貧成效“六個精准”,實行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發展教育、社會保障兜底“五個一批”,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總攻令。2017年,黨的十九大把精准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進行全面部署,錨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聚力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20年,為有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和特大洪澇災情帶來的影響,黨中央要求全黨全國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做好“加試題”、打好收官戰,信心百倍向著脫貧攻堅的最后勝利進軍。

  8年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人民戰爭。黨和人民披荊斬棘、櫛風沐雨,發揚釘釘子精神,敢於啃硬骨頭,攻克了一個又一個貧中之貧、堅中之堅,脫貧攻堅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

  ——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作出了關鍵性貢獻。黨的十八大以來,平均每年1000多萬人脫貧,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脫貧。貧困人口收入水平顯著提高,全部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群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飲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2000多萬貧困患者得到分類救治,曾經被病魔困擾的家庭挺起了生活的脊梁。近2000萬貧困群眾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養,2400多萬困難和重度殘疾人拿到了生活和護理補貼。110多萬貧困群眾當上護林員,守護綠水青山,換來了金山銀山。無論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還是懸崖絕壁、大石山區,脫貧攻堅的陽光照耀到了每一個角落,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無數人的夢想因此而實現,無數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脫貧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大踏步趕上來,整體面貌發生歷史性巨變。貧困地區發展步伐顯著加快,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社會事業長足進步,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通信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新改建農村公路110萬公裡,新增鐵路裡程3.5萬公裡。貧困地區農網供電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