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習近平在寧德》
分享

“習書記身上始終體現著一種務實精神”

——習近平在寧德(十五)

2021年09月26日13:34    來源:學習時報

  採訪對象:王紹據,1947年10月生,福建福鼎人。1982年任福鼎縣委辦副主任兼縣委新聞科科長、縣廣電局局長,1989年8月調地區負責《閩東日報》復刊工作,同年11月任報社總編輯。其后兼任地委宣傳部副部長、寧德記協主席,寧德市委委員、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採 訪 組:田玉玨 薛偉江 李 政
  採訪日期:2017年6月4日
  採訪地點:寧德原地委大院會議室

  採訪組:王總編您好!習近平同志在寧德時一手主持了《閩東日報》的復刊工作,您作為當事人,請談談當時的情況。
  王紹據:《閩東日報》創刊於1952年4月,前身叫《新農村報》,1958年7月改版為《閩東日報》,曾被評為全國三家先進地方報紙之一,《人民日報》1960年6月12日曾刊發《閩東日報》代表介紹經驗的文章。1961年,因經濟困難,《閩東日報》又改為《閩東報》,隔日出刊,后改為周三報。1969年在“文革”時期停刊,一停就是20年。
  1988年,習書記來到寧德之后,感覺這裡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基礎不好,指導基層開展工作有困難。這種情況下,他提出由地委宣傳部研究恢復《閩東日報》。我覺得他應該是受到原省委書記項南同志影響,項南書記有一句名言:“不懂得利用報紙做工作的領導是手工業式的領導。”就是說,沒有新聞輿論就不利於開展工作。所以習書記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報紙辦起來。可是《閩東日報》要復刊,人、錢、物什麼都沒有,怎麼辦?習書記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來解決。
  第一件事就是物色合適人選。當時有兩種方案:或者請《福建日報》的記者、編輯來幫助復刊,或者高薪到外面請人來辦。后來,這兩種方案都沒有成功。一是《福建日報》的記者本來就有很多事情,這邊復刊工作量很大,兩頭兼顧不下來﹔二是當時財政非常困難,捉襟見肘,一些地方干部的工資都發不出來,何談高薪請外援。最后決定就地取材,在寧德本地尋找辦報人才。我當時在福鼎縣當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兼新聞科長、廣電局長,主要負責新聞方面的工作,算是有一點經驗。於是,這項光榮的任務就落到了我頭上。
  其實,當時我對他們物色人選的事一無所知。我清楚地記得,那是1989年8月26日,習書記的秘書打來電話說:“老王啊,我們習書記有事情找你,你明天到他辦公室來一趟。”我當時聽了,心裡忐忑不安,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8月27日早上7點鐘,我就動身出發,從福鼎到寧德走了4個小時,到了地委大院,我熱得氣都喘不上來。習書記在辦公室裡,一看到我來了,馬上走出來,親切地和我握手,說:“紹據同志,你辛苦了!”他看到我滿身是汗,趕緊從櫥子裡拿出一條嶄新的毛巾給我擦汗,還端了一杯茶過來,讓我先歇一歇。我本來覺得很拘束,但見他這麼親切,感覺距離一下就拉近了。
  習書記讓我坐在沙發上,和我談了起來。他說:“這次我們研究准備辦一張報紙,想請你來負責復刊的具體工作,盡快把《閩東日報》重新辦起來。你有什麼困難,都可以跟我說。”聽他講完,我嚇了一大跳,一時沒反應過來,脫口就跟他講了三句大實話。我說:“習書記,我一沒有文憑,小時候家裡窮,13歲就輟學了﹔二沒有辦過報紙,毫無這方面經驗﹔第三,現在寧德地區財政這麼困難,要辦一份報紙談何容易啊!”他聽了以后,稍微思考了一下,針對我說的三點困難一一給我吃定心丸。他說:“文憑不是問題,關鍵是有敢於擔當的責任心。我看到你1984年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讀者來信,當時你敢於揭露寧德貧困狀況,為廣大群眾疾呼,引起廣泛討論。就沖這一點,就說明你對閩東有感情,對黨的事業有擔當,我相信你。關於經驗問題,你畢竟在基層寫過新聞稿,在復刊工作中還可以邊實踐邊學習,不斷積累經驗。經濟上,現在我們財政確實非常困難,但地委決定從‘牙縫’裡擠出10萬塊錢給你作為‘起家本’,相關人員由你組織,用兩個月時間把報紙拿出來。”
  就這樣,習書記和我談了20多分鐘。我完全沒想到,我與習書記素未謀面,第一次見面,他就對我如此信任,又如此坦誠,打消了我所有的顧慮。我下定決心不辜負他的期望,把《閩東日報》重新辦起來。8月28日我回到縣裡移交工作,第二天就到寧德上班了。
  採訪組:《閩東日報》復刊期間,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習近平同志當時是怎樣幫助解決的?
  王紹據:那個時候報紙復刊就是一切從零開始,一無所有,先在軍分區一個小閣樓裡租了兩個房間,開始“招兵買馬”。考慮到從事新聞工作要有一定的學識和素養,我們就先從教師裡招人,這樣上手比較快,也能保証辦報質量。
  時間一長,又面臨一個新問題:軍分區的房子很貴,兩間房的房租一個月要600多塊錢,那個時候是不得了的。租了半年多以后,我實在是覺得負擔太重,就找到習書記說:“書記,我們就這10萬塊錢,想方設法省著花。可光房租這一項就要用掉好多錢,我是真心疼啊!”他聽了之后,告訴我他心中有數,他來解決。后來,在習書記的協調下,我們的房租就全部免掉了。少了這一項負擔,我們更加心無旁騖地做著復刊工作。兩個月時間,我瘦了20斤,但能跟著習書記做這項有意義的事業,我感到很值得。
  終於,1989年11月1日,《閩東日報》復刊了。那個時候不叫《閩東日報》,叫《閩東報》,因為是一周一期,后來變成一周三期,直到1993年才變成日報。習書記親自為《閩東報》撰寫了熱情洋溢的復刊詞《堅定方向弘揚正氣振興閩東》。他寫道:“期望《閩東報》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