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立宏 周書奎 梁德武
2024年11月15日08:40 來源:學習時報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抗戰時期,被日軍驚呼為“奇幻戰爭”的中國地道戰,是解放軍軍史、戰史上的光輝典范。而這種戰術的創始人,就是新中國首次授銜的中將曠伏兆。
挖地道藏奇兵,打得敵人魂飛膽戰。曠伏兆1914年出生於江西永新,1929年參加革命,1932年參加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班長、指導員、營長、團政委等職。1943年3月,曠伏兆調任冀中軍區第10軍分區政委兼冀中地委書記。到任第二天,他在雄縣楊庄一農戶家聽地委副書記楊英匯報時,村庄突遭日軍包圍,被匆匆隱藏到這家的“蛤蟆蹲”裡躲避而僥幸脫險。事后,他覺得這樣太危險,設想將分散在各家各戶的“蛤蟆蹲”挖通連起來,並作為新的斗爭形式。他的這一設想得到了時任10分區司令員劉秉彥的全力支持。隨后,他們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召開黨政軍民領導干部會議,決定在二聯縣米南庄進行試點,與鄉親們一起挖洞掘土,就地解決難題,創造性地建起了能打、能走、能攻、能守的戰斗地道,使得整個村庄成為完整的“天(房上)、地(地面)、陰(地下)三通”戰斗堡壘村。接著,曠伏兆又將這一經驗推廣至地委轄區的(北)平、(天)津、保(定)地區,將原本散落在家家戶戶的“蛤蟆蹲”建設成為抗擊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