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2月,身患重病的周恩来总理给毛泽东呈上一份请示报告。报告建议:邓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来总理治病疗养期间代表总理主持会议和呈批主要文件”。毛泽东批准了这个报告。这一举措像一把尖刀插在了急于抢班夺权的“四人帮”心上。急红了眼的王洪文跑到上海肆无忌惮地叫喊:“10年后再看。”是年,邓小平71岁,王洪文刚满40岁。
王洪文的话传到中南海。在71岁与40岁的比较中,邓小平显得格外清醒。他找到李先念等老同志交换对王洪文这句话的看法,说:“10年之后,我们这些人变成什么样子?从年龄上说,我们斗不过他们啊!”几个老革命家从王洪文的话中觉察到党和国家面临着一场潜在的危机,那就是:老一辈革命家大都年事已高,一旦撒手人寰,谁来接班?从此,接班人的问题伴随着王洪文的那句话就一直深深地刻在邓小平的脑海之中。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伴随着拨乱反正和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大批遭受迫害的干部纷纷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由于从反右运动到“文革”结束持续了20年,原来的年轻人早已进入中年,中年人也变成了老年人。面对着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重使命,一方面,干部队伍严重老化,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因无位子,年轻干部又上不来。对此,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