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领袖人物纪念馆>>纪念邓小平逝世二十周年

“精雕细刻”:大智慧中的小细节

李琦

2017年01月19日13:2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人熟知的风采集中体现在他的大魄力、大胆识、大智慧上,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但其实,大凡高明的领导者,都不仅拥有超群的胆略和决策能力,也同样要善于全面、周密、细致地做具体工作。邓小平除了具备“举重若轻”的恢宏气度外,也拥有“举轻若重”的细致功夫。“精雕细刻”,就是邓小平成功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数十年“精雕细刻”地处理具体问题、打磨细节的丰富经验,也是成就邓小平治国理政“大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1961年10月23日,邓小平在接见共青团中央工作会议与会代表时说过一句话:“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当然,那个时候太行的工作再加点热闹就好了,但是归根到底它是细致的工作,精雕细刻的工作,很深入的工作,结果得益处大,兵就不跑。”他还说过:“我们的事业总是要求精雕细刻,没有一样事情不是一点一滴的成绩积累起来的。”在邓小平眼里,“精雕细刻”就是工作要“深入”“细致”“一点一滴”地积累。这种工作作风,是革命成功的关键之一。

  1961年10月那次会议召开时,正是“大跃进”后的三年困难时期。邓小平对“大跃进”有过深刻的反思。比如他曾指出,1958年,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浮夸风,尤其是在宣传工作中。他的这次讲话在强调“精雕细刻”的同时,还提醒青年们不能一味“热热闹闹”,话语中也明显地包含着对“大跃进”运动中形式主义作风的批评。今天,关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