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判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是邓小平一个富有远见的判断,把人民军队导向了和平时期的建设航程。
当冷战的阴霾还笼罩在人们头上,邓小平就敏锐地洞察到: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
“我们总的判断是: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和平力量的发展超过了战争力量,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是可能的。”他告诫全党全军,“这个判断,对我们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判断,一天诚惶诚恐的,怎么能够安心地搞建设?不可能安心地搞建设,更不可能搞全面改革,也不可能确定我们建军的正确原则和方向”。
1985年3月4日,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邓小平鲜明地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3个月后的同一天,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邓小平伸出的一个指头,再次惊动世界:中国军队减少员额100万。
以百万大裁军为标志,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从此结束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了和平时期建设的轨道。
整个国际社会都仿佛感受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和平与发展,开拓精兵之路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气魄。它表明,继全党工作中心实行转移之后,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开始了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性转变。
也是从那一时期开始,三军统帅发出的号令久久响彻三军军营:在大局下行动!
“现在需要的是全国党政军民一心一意地服从国家建设这个大局,照顾这个大局。这个问题,我们军队有自己的责任,不能妨碍这个大局,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
开放军事设施、国防工业军转民、支援国家重点建设……仅1985年,就有100多个军用机场、码头开始军民合用,上万项军工技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
这位为民族独立征战了数十年的革命家深知,和平与发展上升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谈到经济建设成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国家安全应置于什么样的位置时,邓小平一语破的:“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他反复强调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辩证关系: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防现代化离不开工业、农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离开这三化,就谈不上国防现代化;同样,这三化也离不开国防现代化,如果不搞国防现代化,那岂不是三个现代化了?
和平与发展——透过纷繁复杂的世界风云,邓小平深刻洞悉的这一时代主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事实上,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思想,正是建立在对时代主题正确判断基础上的。
也正是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人民军队的各项建设和改革由此进入新的天地。
一个目标: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和怎样建设军队,一直是邓小平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1981年3月,邓小平毅然决定,举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听取总参谋部负责同志汇报时,邓小平叮嘱:我们好久没有打仗了,要搞合成军,天上、地上都要有,通过训练提高部队的实战水平。
当年秋,一场气吞山河的大演习拉开了帷幕。这是人民解放军按现代战争要求组织的一次诸军兵种合成军事演习,也是对邓小平1977年提出“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之后军队训练成果的一次综合性检验。
演习结束,在当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登上敞篷汽车检阅三军参演部队。就在那次讲话中,他对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总目标作出高度概括: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从百色起义开始,经历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漫长历程的邓小平,对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尤其是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有着非同寻常的感受。
1975年,重新回到领导岗位的邓小平第一次对军队讲话开篇就说:“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我们这个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1989年11月邓小平离开军委主席岗位之际,向全军指战员提出的殷切期望,依然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他说:“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
把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是确保人民军队性质的关键。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1985年,由邓小平亲自主持的调整,使全军各大单位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64.9岁下降到56.7岁。翌年12月25日,在会见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的军以上干部时,望着精简整编后进入领导层的一批年轻将领,邓小平由衷高兴:“看来,我们部队领导干部真是年轻了。”
作为一位放眼世界的战略家,邓小平始终把现代化建设放在我军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他多次强调,谋划军队建设全局,“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要解决现代化问题”。
邓小平深知,未来战场上的较量,最根本的是人的素质的较量。在他的关心下,100多所军队院校得以恢复,我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步入了从未有过的快车道。
与革命化和现代化一样,正规化同样被邓小平置于军队建设的重要位置。他强调,军队的现代化水平越高,越需要加强正规化建设;军队建设的所有领域、所有方面,都要建立制度,制定法规,纳入法制轨道。1981年9月,邓小平在审定检阅华北演习部队的讲话稿时,专门在原稿的“现代化”后面,加上了“正规化”三个字……
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