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专题报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黑龙江:解放思想掀起发展热潮

张士英 赵洪波

2019年12月09日09:4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黑龙江:解放思想掀起发展热潮

寒冬的黑龙江,已凝固成一条银色长龙。冰天雪地中,黑龙江省“百大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不再“猫冬”!不容沉寂!不甘落后!瞄着全面振兴,广大干部群众拿出当年“铁人”王进喜的干劲,掀起了建设“新龙江”的热潮。

发展,起于思想解放。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北振兴到了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必须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在给东北广大干部群众的32字寄语中,总书记将“解放思想”作为首要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破解深层次矛盾,开出了“治病良方”。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委决定,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的革命性变革,席卷黑土地。

摒弃旧观念 激发新活力

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以新的思想、新的观念紧扣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全面振兴,找回曾经的朝气、蓬勃与荣光。基于这样的考虑,一年来,省委书记张庆伟率先垂范,先后主持召开6个专题座谈会,直面问题,直击要害,要求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除旧观念,解除条条框框的束缚,补齐市场经济短板。

当旧的观念被摒弃,新的发展活力空前激发出来。

在绥化市黑龙江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数月前还是机器轰鸣的建设场面已经不见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现代化生产车间迅速拔地而起。今后,黑龙江玉米主产区的玉米淀粉将在这里转化成为维生素新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曾经,黑龙江传统的玉米初加工产业链短、附加值低。要做大做强玉米产业,黑龙江必须改变过去“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招商观念,吸引产业链长、价值链高、发展潜力大的行业龙头。来自浙江的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是玉米加工行业里顶尖的企业,作为世界最大的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它也在东北寻找生产基地。

面对这样一个大项目、大企业,除了原料优势,绥化市在园区规划、营商环境上都存在短板。如何能让大企业在黑土地落地?绥化的做法是,打破条条框框,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由此衍生出了一个新职业:驻企秘书。对于企业提出的大事小情,驻企秘书要在三天之内给出答复。

来黑龙江前,新和成公司最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不讲诚信,但和绥化的干部接触后发现,他们答应的事从来不含糊。新和成生物发酵产业园必须用氯碱,可是,黑龙江只有一家企业能生产,根本不够用;从外地运,又会增加企业成本。这,正是黑龙江发展玉米产业的短板。

“短板如何补?还是要靠解放思想,就是要从非禁即入上破题。绥化不新建项目,而是帮助企业增加了一个氯碱生产车间,由此成功跨过了行业门槛。”绥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员王明君说。

在问题一次次得到解决的过程中,绥化市领导干部主动作为的态度、营商环境的优化,让企业打消了顾虑。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将原计划两期投资70亿元变为一次性投资。

能给新和成的服务,就能给其他企业!在绥化市各部门的努力下,束缚发展的旧规矩,一件一件地被打破;适应发展的新流程,一个一个地再造出来。“解放思想就是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规矩。”绥化市市长张子林说。

改革旧体制 焕发新生机

2019年9月,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传来喜讯:1—8月,企业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3.3%、336.6%,出口产品订货翻两番多。而就在2016年,这家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亏损达57亿元,面临“退市”风险。

“既有大环境和行业周期的影响,也包括企业市场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创新水平不高、体制机制落后等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头脑里。”2016年履新上任的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调研后决定,开展一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变作风”的大讨论。

经过讨论,企业共查摆出11个方面226个问题。找出症结,改革也随即启动。一重炼钢分厂领导班子集体下课,重新竞聘。经过层层考核,1人成功上岗,其他3人则成为一般员工。新班子组建后,细抠加工环节,每吨炼钢成本由7000多元降到5000多元,一年节本创效5亿多元。2017年企业一举扭亏为盈。

从改革用人制度入手,一重集团重构与市场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激发了职工创新热情和企业发展活力。2017年,企业一举扭亏为盈。

不只是一重集团,2019年,“龙煤”“农垦”“森工”三大集团的改革也在大刀阔斧进行中。一年多来,国资国企改革、地方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等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在龙江大地相继出台,随着改革全面深化,体制机制上的顽疾不断被破除,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9月,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在哈尔滨开工建设,深圳26平方公里产业园以“飞地”形式落户哈尔滨新区。园区按照“能复制皆复制”原则,“带土移植”深圳政策,完成了黑龙江历史上第一例招投标评定分离、第一例新型产业用地等工作。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王兆力说:“园区建设为我们加快振兴发展推开了一扇窗、打开了一扇门。透过这扇窗,哈尔滨市可以就近对标深圳模式、深圳标准、深圳质量,促进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

转变旧思路 催发新动能

冰雪和寒冷原是东北发展的劣势。如何扬长避短,把冰天雪地打造成金山银山?黑龙江巧弹琵琶,变被动为主动,把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努力建设冰雪经济强省。

黑龙江的冬天如今有了“热现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一如既往地火热,漠河北极村、牡丹江“雪乡”游客纷至沓来,旅馆爆满,甚至一铺难求。

冰雪旅游之外,推动寒地冰雪经济发展还有什么可能,还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