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分享

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刘维涛  张洋  孟祥夫  吴储岐

2021年07月19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员在中共一大纪念馆里重温入党誓词。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内的红船模型。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充分展示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回溯这些宝贵精神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系统展示其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展现精神发源地今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好地激励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奋进、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一百年风雨兼程,一百年沧桑巨变。

从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今天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为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始终指引着、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

回顾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背景,我们更能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风雨如磐暗故园”,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状况并未改变,亡国灭种的危机仍未消除。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导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来自全国各地、平均年龄仅28岁的代表聚集在一起,秘密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此间曾著星星火,到处皆闻殷殷雷。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惊雷震碎旧世界,革命星火燎大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